发布时间:2025-10-15 18:07:44    次浏览
一、行业新闻1、真正的赤诚相见美国退休老兵玩人体彩绘摄影 近日,一组美国退伍军人AaronAnsarov拍摄的照片红遍网络。这位曾经的军人摄影师找了20位志愿者,在他们的身体上涂上各种明亮的色彩,并邀请他们在这种状态下与彼此亲密接触。“我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人们更多地关注到本真的自己,也更多地关注到他人。”Aaron Ansarov说。 2、故宫将建新博物院 选址临近圆明园 10月23日,2016“国际旅游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开幕。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大会中透露,故宫博物院每年举办七八十个展览,能展出的文物只占文物藏品的0.5%,所以国家根据故宫的需要,批准建一个新的博物馆,现在正在拆迁。单霁翔透露,新博物院距离故宫25公里的地方,是一个风景旅游地带。南面圆明园,北面八达岭、长城、十三陵,是一个黄金旅游线,世界遗产旅游线。新建博物馆南面有湖,北面有河,希望建成一个公园中的博物馆、绿地中的博物馆。3、观复博物馆建立二十周年 于上海再开分馆 观复博物馆在其二十周年之际,于上海中心大厦再开分馆,以中国深厚文化为基石,打造高品质的专业展览。创始人马未都感慨称,“二十年来,博物馆的地址变更过,名字变更过,唯有那份对中国文化的初衷始终如一”。目前,除了拥有几千平方米专业展馆的北京观复博物馆之外,杭州馆、厦门馆也先后成立。据了解,上海观复博物馆位于上海陆家嘴城市新地标——上海中心大厦,设有瓷器馆、东西馆、金器馆、造像馆及临时展厅。4、贝尔维第宫提供克林姆特《吻》的3D触感作品 直到现在,与全球美术馆和画廊展出的大多数艺术品一样,维也纳贝尔维第宫从未允许参观者接触和触摸由奥利地表现主义画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特于 1907 年至 1908 年创作完成的珍贵画作《吻》。日前,贝尔维第宫方面称,他们通过基于 3D 打印技术的“交互式触觉浮雕”方法制作出了这幅杰作的触摸细节,并向公众开放,旨在让视力受损人士通过手指触摸感受这件作品的韵味。此次展出的这幅全新复制品在尺寸方面比原作小得多,并安装了传感器,可在参观者触摸时触发有关该作品的语音解说。5、《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邮票首发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中国邮政22日发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6枚,全套邮票面值7.80元。该套邮票由知名画家沈尧伊先生设计,展现了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邮票图案内容分别为:“长征出发”、“遵义会议”、“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胜利会师”、“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同时发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邮品10余种,开发了多款同主题邮品。 二、拍卖资讯1、泰坦尼克号钥匙被拍卖 以约合70.万元人民币成交 “泰坦尼克”号上一把用于开启存放救生衣柜子的钥匙22日在英国迪韦齐斯举行的拍卖会上以8.5万英镑(约合70.3万元人民币)成交。这把钥匙曾经由在那场灾难中殉职的三等乘务员悉尼·塞度那利保管。报道称,这把钥匙是与泰坦尼克号船员悉尼·塞度那利的遗体一起找到,钥匙上还刻有一个储物柜号码的铜标签。2、佳士得上海秋拍两专场斩获约7145万人民币 10月22日,上海佳士得举行2016年秋拍,“First Open | 上海”与“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两大专场共收获了7145.16万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成交率在85%以上。其中在当日下午举行的“First Open | 上海”专场的81件拍品中共有67件成功寻得买家,成交总额为1418.76万人民币。在“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中,38件拍品中共有33件成交,成交总额为5726.4万元人民币。“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专场拍卖最高成交价TOP 3TOP 1马克斯·恩斯特《无题》成交价:人民币576万元 TOP 2曾梵志《无题06-1》成交价:人民币540万元 TOP 3费尔南多·波特罗《穿绿色裙子的女人》成交价:人民币480万元 “First Open | 上海”专场拍卖 最高成交价TOP 3TOP 1王音《花》成交价:人民币96万元 TOP 2李津《无题》成交价:人民币72万元 TOP 3郑在东《金碧屏风》成交价:人民币60万元 三、展会信息1、2016年ART021艺术博览会 展览时间:2016年11月10日~2016年11月13日开幕时间:2016年11月10日展览地点:上海展览中心2016年11月10日至13日,第四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将再次于上海展览中心隆重呈现。继2015年ART021首次成功亮相新场地之后,今年将继续邀请海内外画廊、机构再次云集上海,届时沪上又将迎来一大艺术盛事。2、【展讯】“方式——醴陵瓷谷国际陶瓷名家邀请展” 展览时间:2016年11月16日~2017年2月15日开幕时间:2016年11月16日10:30展览地点:湖南醴陵瓷谷美术馆“方式——醴陵瓷谷国际陶瓷名家邀请展”,将展示来自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50余位陶瓷艺术名家的代表性杰作,呈现当代陶瓷艺术最原创、最新锐的文化思想、学术主张及创作成果,将让我们在对陶瓷艺术的震撼审美中,同时感受、思考与探索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艺术追求与日常生活的灵性关联、拓展维度、表达方式及其平衡价值。3、【展讯】“天天向上” 2011-2016名师提名五年回顾展 展览时间:2016年11月16日~2016年12月6日开幕时间:2016年11月16日15:00展览地点:北京 筑中美术馆2016年11月6日,“天天向上·名师提名五年回展”将在筑中美术馆新馆正式开幕。本届回顾展旨在对五年来参展青年艺术家的创作思路进行梳理与总结,并于近期新作中发掘其成长轨迹中的创作闪光点。4、【展讯】“与名家同行”首届国际水彩名家上海年展 展览时间:2016年10月24日~2016年10月31日展览地点:上海鸿美术馆策 展 人:柳毅主办单位:上海鸿美术馆参展人员:陈希旦 王金成 约瑟夫?泽布科维奇 阿尔瓦诺?卡斯泰格内特 陶世虎 柳毅 约翰?西蒙尼 斯坦尼斯罗?佐拉兹 黄华兆 池振明5、讲座预告| 曾梵志:早熟的单纯 时 间:2016年10月27日(周四) 18:30—20:30地 点:武汉大学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主 持:田霏宇(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嘉 宾:曾梵志、皮道坚、凯伦· 史密斯、徐勇民、曹丹入场方式:武汉大学师生凭校园卡入场,校外来宾及观众请于10月20日—10月27(9:00—17:00),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一楼大厅服务台领取讲座入场券。1990年,湖北美术学院上大学三年级的曾梵志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举办了一次个人油画展。时隔26年后,正值“曾梵志:散步”展览期间,UCCA“走进大学”系列讲座回到标志着曾梵志艺术历程开端的武汉,邀请曾梵志的老师皮道坚、策展人凯伦·史密斯,以及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徐勇民、湖北美术学院基础部主任曹丹,共同回溯艺术家的成长轨迹,回顾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湖北地区的艺术生态。四、投资行情1、连环画市场现收藏热 原价两毛《西游记》拍出上万元 10月22日,第二届全国连环画交流会开展仪式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举行,来自北京、大连、江西、扬州、宁波等地的数百名“连迷”来到现场进行品鉴、展览、交流和拍卖。最终来自浙江舟山的“连友”史先生以1.2万价格将一套品相近十品、出版于60年代、原价仅0.2元的《西游记》拍走,成为当天的“拍王”。连环画作为一种古老的中华传统艺术,与其他国家的漫画作品有着很大的区别,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一本价值高的连环画,品相是生命,同时还要兼得作家年代、题材和画家这几大要素。今年与去年相比,连环画圈外市民参与鉴赏、交流的热情明显提高,不少市民从去年纯粹的‘走马观花’看连环画,到今年带着自家的‘宝贝疙瘩’来到现场,希望通过资深连环画收藏家们的鉴赏,进一步了解连环画及其背后的收藏价值。目前连环画已成为艺术收藏品的一大门类,全国“连友”达十几万。2、西藏唐卡成收藏家新宠 外媒称传统文化受认可 一位来自西藏的手工艺人在博览会现场绘制唐卡。据法新社10月17日报道,34岁的乌兰是在拉萨学习唐卡艺术的几十名学生之一。她是蒙古族人,从2500公里外的内蒙来到西藏,花七年时间学习唐卡绘画。乌兰说:“唐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在经济繁荣时期,传统文化在中国越来越受认可,完全不像过去那样。”过去唐卡主要供奉于寺院或卖给藏族家庭,现在这一艺术吸引了一个新的群体的关注——收藏家。据学校相关人员介绍,“他们来自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而且人数越来越多。而且,新任教师绘制的唐卡已经价值几千欧元了。兴趣的提升带动唐卡价格上涨,据北京一位专家称,唐卡每年涨价10%。虽然老一代画匠“不一定欢迎这种商业化”,但作为年轻的唐卡绘画学员来说,这是不可避免的,重点是要在传统和市场之间找到平衡”。五、探索发现1、七旬老人家藏近百份清代地契 不知价值曾准备做手纸 近日,在山西运城一个山村的老人家中,发现一批自清乾隆、民国至新中国初期的本村地契93份,数量之多、年代跨度之大,实属罕见。这批地契以民间交易为主,非常系统的记录了一个村子的历代村民交易土地、房屋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经过统计分类,这批地契自清乾隆至清宣统共计44份,民国41份,新中国建国初期2份,没有写具体年份的6份,其中90%以上为地契,个别为房契及村中活动的账本。 据73岁的姚大爷介绍,今年6月份,因老伴生病不便在土窑里居住,准备搬到小院一个多年未住人的房子里,清理房子杂物时,在一个角落的窄口罐中发现了这批东西。当时,这些东西大部分是被绳子捆着,还有一些是胡乱的团揉在一起,看着非常散乱,也就没觉得有啥用途和价值,摸着纸张挺软的(契约所用纸张全部为宣纸),还准备放到厕所里当手纸用,后来经别人提醒,才保留了下来。六、收藏人物1、中国画鹰大师——李苦禅 李苦禅(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生于山东省高唐县,原名李英杰、李英,字超三、励公,山东省高唐县人。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学国画,成为齐门第一名弟子。擅画花鸟,阔笔写意,笔墨雄阔,酣畅淋漓,画风以质朴、雄浑、豪放著称。 八大山人、齐白石、徐悲鸿画鹰,眼睛仍是圆的,李苦禅则化圆为方,并且把鹰眼的比例增大,这是他的独创,虽然创造性不太大,也还值得一提。他笔墨又大胆,鹰眼又突出,所以,李苦禅画鹰影响十分巨大,北方中青年画家画鹰大多受他影响,很多人画鹰的方法完全来自李苦禅。 鹰是猛禽,矫健雄强。李老画鹰,浑厚苍劲,大气磅礴。综合了鹰、鹫、雕几种凶猛型禽鸟的特点,创造了具有大师风格的典型的鹰的形象。李老画鹰时用墨水分比较大,淋漓酣畅,重拙有力。他曾说:“大写意画,只要笔墨效果好,形象不够准,也不算大错。”七、收藏百态1、外国3D艺术画家脑洞大开 “泳池里的美女”竟是一幅画 这位外国3D艺术画家画的泳池里的美女,每一笔都是令人惊叹。令人叹为观止。如果这位画家不出现在照片中,我竟然信以为真了。其中,水的颜色,以及美女,都栩栩如生。 2、艺术家用人体彩绘留住秋季的色彩缤纷 这位人体彩绘艺术家兼摄影师想挽留住秋季的缤纷色彩,创造性地将人体与大自然混为一体,唯美而自然!